35年收集1300多本挂历
说起挂历,大家都不陌生,曾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随着时代的变迁,近年来,挂历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在龙口市石良镇东庄头村刘学君的家里,却是一个挂历的天堂。
爱好收藏的刘学君从1980年收集挂历,至今已整整35年,共收集了1300多本。从普通的照片彩印到山水国画,从影视明星到文化养生……可谓应有尽有。他说,通过这些挂历,可以感受时代变迁,看出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是一笔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财富。
千余本挂历展现时代变迁
近日,在刘学君的家,见到了他收集的满屋子的挂历。这些挂历从1980年至2015年,跨越了整整35个年份。
最早的是一本1980年的国画挂历,里面收集了著名画家孙其峰的《柳鸭》、刘继卤的《虎》等国画,栩栩如生。随后,刘学君又找出一本1983年的挂历,这本挂历又窄又长,正面是女模特的服装展示,背面是对应服饰的剪裁制作方法,非常实用。挂历纸有些泛黄、褪色,年代感十足。其中有一本2000年的巨幅国画挂历,长1.3米,宽0.9米,刘学君说这是他收集的最大的一本。
“你看,这些是历届国家领导人的挂历,这一本讲述了人民币的发展史,这一本是关于邮票的历史,还有香港、澳门回归的,有北京奥运会的……”随着一本本挂历的徐徐展开,仿佛穿越到了上个世纪。此外,动物挂历、生肖挂历、四库全书挂历、四大名著挂历、国学挂历、药材养生挂历等内容丰富。翻看这些挂历,就像在观看一部年代片,每一本都有时代的烙印,见证了历史的发展。
因一次奖励迷上挂历收藏
刘学君今年55岁。他收集挂历的爱好,要从35年前说起。
1980年,刚满20岁的刘学君爱上画画,曾专门拜师学习素描。1983年,踌躇满志的刘学君参加高考,成绩不错,却因超龄而与大学无缘。刘学君有些失落,迫于生计,他到东城区一家广告公司上班,从事室内装修工作。那一年,因为工作出色,公司奖给刘学君一本国画挂历。这本挂历制作特别精美,里面都是他崇拜的大画家的作品。“当时挂历还是稀罕东西,挂在家里很有面子。”刘学君说,得到这本挂历后,他爱不释手。他只在春节那段时间,拿出来挂了几天,便摘下收藏了起来。
从那以后,他开始有意无意地收集挂历,越来越有瘾。去朋友家做客、逛市场,首先看看人家的挂历,有喜欢的,就请朋友送给他或者花钱买下来。不过,刘学君说,这些挂历多是亲戚朋友送的,自己花钱买的少。
有一次,他到朋友家做客,看到一本1999年出版的印有伟人毛泽东头像的挂历,他很喜欢,朋友却舍不得给他。刘学君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两年后,刘学君才用一本印有邓小平头像的挂历换来了那本印有毛主席头像的挂历。
想办挂历展与更多人分享
刘学君收藏挂历,一收就是35年。如今已有1300多本。家里的储藏室、橱柜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挂历。“挂历就是一幅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记录着各个时代发展的印记。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明显感觉到人们追求的精神层次大大提高。”刘学君说。
可以看到,挂历纸的材质、版式都很保守,多以花鸟画等为主。随着时间车轮不断向前,人们生活水平逐年改善,思想更加开放,影视明星、名车豪宅的挂历多了起来,材质也变得高大上,木质的、竹简的、宣纸的,应有尽有,制作越来越精美。
然而,随着挂历越积累越多,能完好保存下来也不容易。前几年,刘学君整理房间时,发现部分挂历的纸变黄发霉了,这让他心疼不已。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此后每年六七月份,趁天气晴好的几天,他把挂历全部搬到院子里,一本本摊铺开,晾晒两天。然后,再卷成筒,用报纸包起来,写上年份和挂历的主题,重新放回房间。
今年,面对自己收藏的千余本挂历,刘学君有了新的想法,“我想办一个挂历展,想让更多的人能和我一起,分享祖国改革开放发展进步的喜悦,感受30多年来生活的变化,从而更加珍惜热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刘学君对办挂历展充满憧憬。